跳至正文

国乒双子星保研清华!那些你不知道的“保研邪修”

9 月 16 日清华大学社科院的推免公示一出炉,孙颖莎和王曼昱的名字就炸了社交圈。这对从上海交大本科同班走出的 “海产姐妹”,即将在清华校园延续同窗情谊,连儿时就有 “清北梦” 的孙颖莎都坦言 “像做梦一样”。​

但评论区立刻飘起质疑:“运动员保研是不是有特殊通道?”“这算不算是‘躺赢’?” 今天就撕开 “保研玄学” 的面纱 —— 所谓的 “邪修捷径” 根本不存在,能走通的都是藏着硬实力的正规路径!​

先破谣言:世界冠军的保研路,每步都踩在规则上​

别再传 “运动员保研靠名气” 了!孙颖莎和王曼昱的保研流程,比你想象的更严苛:​

  1. 本科推免资格是前提

清华明确要求申请者必须先拿到本科院校的推免名额。作为上海交大 2019 级学生,两人即便常年奔波赛事,也通过弹性学制补完课程,本科成绩完全达标 —— 要知道交大作为体教融合试点,对运动员的学业考核可没半点放水。​

  1. 世界冠军是 “加分项” 而非 “通行证”

两人的国际级运动健将头衔、奥运金牌确实是核心竞争力,但这符合体育总局 “优秀运动员优先深造” 的政策导向。更关键的是,她们还得通过清华社科院的笔试 + 面试,考核涵盖专业基础、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 能闯过这关,才是对 “运动员智商在线” 的最好证明。​

  1. 无 “特殊照顾”,公示期就是最好的底气

从 9 月 17 日到 29 日的公示期,意味着两人的资格接受全网监督。清华社科院更是明确表示,选拔全程看重 “学业、实践、创新能力”,跟普通推免生的考核标准完全一致。​

正解来了:普通人也能走的 6 条 “特殊保研路”

其实孙颖莎们的 “非常规保研”,本质是国家对 “多元人才” 的认可。对普通学生来说,这些正规 “特殊通道” 才是真正的 “破局密码”:​

1. 学术专长保研(科创保研):用论文竞赛 “破格”​

如果你绩点不顶尖但科研牛,全国建模大赛、“挑战杯” 等 A 类竞赛的国家级奖项,或是核心期刊论文,都能帮你拿到破格资格。每年这类名额占推免总数的 2%-5%,硬成果就是最硬的敲门砖。​

2. 研究生支教团保研:用一年奉献换深造​

赴西部支教一年,就能获得保研资格!全国每年有 2000-3000 人通过这条路圆梦,双一流高校名额更充足。不过要注意,这是责任不是捷径 —— 面试时最看重志愿情怀和担当。​

3. 退役士兵专项计划:军旅经历当 “加分项”​

服役期满且表现优异的大学生,学业达标就能破格保研。每年有 1500-2000 人通过这个通道,军旅生涯的抗压能力、执行力,都是评审看重的特质。​

4. 辅导员专项保研:学生工作 “换” 学历​

在学生会、班级担任骨干的同学,可申请 “2+3” 模式 —— 先做 2 年辅导员,再读 3 年研。双一流高校每年有数百个名额,管理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学超适合。​

5. 艺术体育特长保研:稀缺但真实存在​

像孙颖莎这样有国家级赛事成绩的特长生,部分高校仍有专项名额,但比例已不足 1%,且主要面向对口专业学生,政策正在收紧。​

6. 补偿名额保研:捡漏靠 “信息差”​

推免生放弃资格后会产生补录名额,占比 1%-3%。关键要实时盯目标院校公告,跟导师保持沟通,说不定 “临门一脚” 就能上岸。​

最后想说:所有 “捷径”,本质都是 “厚积薄发”​

孙颖莎在训练间隙啃课本,王曼昱用比赛奖金买参考书;科研保研的同学泡实验室到凌晨,支教保研的志愿者在西部点亮课堂 —— 没有一种保研是 “躺赢”。​

所谓的 “保研邪修”,不过是把别人看不见的努力,熬成了看得见的机会。就像孙颖莎说的:“赛场上的专注力,用到学习上同样管用。” 无论是赛场还是考场,真正的 “通关密码” 从来都是坚持与实力。​

声明: 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侵删。

要上研选尚研!尚研考研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提供院校专业选择、在线考研辅导、考研资讯资料等一站式备考服务,给你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

想要了解考研辅导咨询相关信息,欢迎联系我们哦~

📞电话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9025985

工作时间 8:3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