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路上的小伙伴是不是经常被 “全日制”“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 这三个词绕晕?明明都是读研,却藏着不少门道。今天就用 7 个维度帮你扒开它们的 “真面目”,选对方向不踩坑!
其实,考研各个报考方式之前的关系并不复杂,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脱产)和在职研究生(无需脱产)是两个考研大类,然后在职研究生又包括了非全日制研究生。
除了被大家熟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外,在职研究生还有同等学力申硕、国际独立办学硕士、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等。
我做了一个简易流程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从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对比来说,二者在学习方式、受众群体、毕业身份上会有显著差异。
在职研究生≠非日制研究生
自从10月联考取消,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到统考之中,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参加12月份统考。
目前在职研究生包括两种:12月份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5月份统考的同等学力申硕。所以,在职研究生不等于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是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之一。所以单纯的把在职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画上等号这种说话是不准确的。

在职研究生和非日制研究生区别
1.学习流程区别
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流程相同:入学初试--入学复试--入学--学习--结业考试--论文答辩--取证毕业;
同等学力申硕学习流程:提交入学资料免试入学--学习--结业考试--申硕考试--论文答辩--取证毕业。
2.学习方式区别
全日制研究生:周一至周五上课。
在职研究生:周末面授、集中上课,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还有网络授课。
3.受众人群区别
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少量往届在职人群;
在职研究生:(1)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有5年工作经验的大专生以及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现在应届生也可以考非全哦);(2)同等学力申硕:主要是本科有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士。
4.可选专业方向区别
全日制研究生可选专业:现阶段所有专业;
在职研究生可选专业:
(1)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倾向于:金融、应用统计、法律、教育、体育、应用心理、工程、农业、兽医、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艺术等(部分文、理、工专业)。
(2)同等学力申硕倾向于:经济、金融、教育、法学、会计、心理、人力资源管理、语言、新闻、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等(偏文)。
5.学费区别
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在1-8万之间。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学费在1-5万之间;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专业学费为2-5万,MBA等管理类专业学费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学费比较高。
6.证书区别
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硕士学位以及研究生学历双证。
在职研究生:
(1)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双证。非全毕业证和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同等学力申硕:硕士学位单证。
各自优点
一、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生活,学习效果更好。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可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三、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力申硕可省去硕士入学考试,更加便捷快速。
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报考限制:从17考研开始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有七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不能报考:
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具体以各大招生院校的招生要求为准。
学制:边工作边学习,学制一般比全日制长半年到一年,周末或晚上进行学习。
备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能有所不同。
读博方式及证书差异: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可以考博的,只要报考时满足博士报考条件即可,其中包括品行良好、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毕业硕士生等。证书上非全标注非全。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学条件,起初仅仅为专科学历等较低标准,后来学历要求逐渐提高为本科。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要想获得相应的学位,则必须在完成学位课程的基础上完成一篇不低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的学位论文。采用“宽进严出”的培养策略,在拓宽生源的基础上较好地保障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我国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管理实行的也是学分制。不论学生是在职攻读专业学位还是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都必须完成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的学分才有资格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在职研究生,是指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以半脱产的形式,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在职研究生包含两种,一种是五月同等学力,另一种是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
2017年起,在职攻读研究生招生工作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这一政策让很多同学想当然的以为在职研究生就等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实不然,这样的说法是很不准确的。
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属于在职研究生,两者为包含关系。
1、教学性质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和中外合作办学不属于学历教育。
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学历教育。
2、所获证书
在职研究生:
(1)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结业证+硕士学位证。
(2)中外合作办学:国外硕士学位证
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学历证)+学位证
3、报考条件
在职研究生:
(1)同等学力申硕:大专及以上学历
(2)中外合作办学:
专科: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至少有一年的工作经验
本科: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可报考,有些院校允许应届生报考。
非全日制研究生:
A、管理类专业:(1)专科学历。专科学历毕业满五年或五年以上;
(2)本科学历。本科学历(包括本科无学士学位)毕业满三年或三年以上;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毕业满两年或两年以上。
B、非管理类专业:(1)专科学历。专科学历毕业满两年或两年以上;
(2)本科学历。本科学历(也含无学位者),应届毕业生即可报名;
(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国家承认硕士学位即可报名。
4、报考流程
在职研究生:
(1)同等学力申硕:确定目标院校→提交院校申请→3月份全国统考报名→5月份参加全国统考考试→7月份成绩查询
(2)中外合作办学:确定目标院校→材料申请→参加面试→等待结果
非全日制研究生:确定目标院校→10月份网上报名→11月份现场确认→12月底参加全国统考→4月份参加院校复试→等待录取结果
5、录取方式
在职研究生:
(1)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毕业时参加结业考试;若申硕需参加申硕考试
(2)中外合作办学:免联考,参加院校组织的入学面试
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全国联考和院校复试
6、报名时间
在职研究生:
(1)同等学力申硕:3月份报名;(2)中外合作办学:无具体报名时间,报名请关注院校官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10月份报名
7、考试时间
在职研究生:
(1)同等学力申硕:5月份考试
(2)中外合作办学:无具体考试时间,入学考试需参看院校具体规定。
非全日制研究生:12月份考试
8、考试科目
在职研究生:
(1)同等学力申硕:外国语+学科综合,满分200分。
(2)中外合作办学:视频面试或英语面试
非全日制研究生:
(1)管理类联考: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300分。
(2)除管理类联考专业(包括学硕和专硕):英语+政治+数学(或专业基础)+专业课,满分500分。

学习方式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周一到周五在校学习,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课程学习,学生需要断缴社保,放弃工作。
🔸在职研究生:多利用周末、寒暑假或在线授课的方式,学生无须断缴社保,可边工作边学习。
受众群体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上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以及少量愿意放弃工作的职场人。
🔸在职研究生:基本上以在职人士为主,应届生相对较少。
毕业身份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属于应届生,可以参加校招,也可以参加社招。
🔸在职研究生:毕业不属于应届生身份,只能参加社招。
奖学金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学校会设置有奖学金,具体要求以学校规定为准。
🔸在职研究生:学校基本上不提供奖学金。
住宿情况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学校会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不过由于部分院校的基础设施跟不上,有的院校已经停止了专硕的住宿。
🔸在职研究生:学校不提供住宿,由学生自理。
下面,我们再来详细对比一下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四个报考方式的区别。
入学方式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联考入学,需参加12月联考和院校复试,择优录取。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先学后考,需要申请硕士学位的同学需要参加申硕考试。
🔸非全日制研究生:联考入学,需参加12月联考和院校复试,择优录取。
🔸国际独立办学硕士:免联考,采取申请入学制度。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免联考,采取申请入学制度。
申请要求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
报考管理类专业:大专毕业满5年;本科毕业满3年;获硕博学位满2年。
报考非管理类专业:大专毕业满2年;本科应届。
🔸同等学力申硕:
研修班:大专及以上学历
申硕统考:本科有学位且毕业满三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
报考管理类专业:大专毕业满5年;本科毕业满3年;获硕博学位满2年。
报考非管理类专业:大专毕业满2年;本科应届。
🔸国际独立办学硕士:院校自主招生,一般满足本科学历即可申请,部分院校允许大专学历申请。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院校自主招生,一般满足本科学历即可申请,部分院校允许大专学历申请。

尚研考研优势:
伴学督学:三师全程伴学督学、指导带练
专业指导:老师专业授课指导备考
备考规划:定制个性化备考规划
智能伴学:线上刷题智能诊断随时随测
考前带背:考前冲刺知识点带背
不过重读:符合条件,可申请重读第二年课程
免责申明:资料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